13283941001
栏目导航
您当前位置:周口心晴心理咨询中心 >> 心理学院 >> 成长心理 >> 浏览文章

越懂事的孩子,情商越高

时间:2021年11月10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
爸妈要去外地出差一个月,不得不把7岁的西西和3岁的妹妹囡囡送去奶奶家,临走时爸爸再三叮嘱:“西西,你和妹妹一定要听奶奶话啊,你是姐姐更要懂事一点。”面对分离,3岁的妹妹大哭不止,而7岁的姐姐没有哭,她一边安慰妹妹一边给爸爸妈妈说:“我会照顾好妹妹的,你们放心工作吧,等你们回来哦。”

说完再见,关上车门,西西妈妈说:“突然感觉西西长大了,刚才分别一番话,觉得她好懂事。”

“是啊,懂事了,长大了,好事啊。”爸爸也感慨地说。

但很快,西西妈妈又担心起来:“可网上说懂事的孩子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,咱们西西这么懂事,会不会是件坏事啊?”

有些人们常认为孩子懂事是件坏事,认为懂事的孩子令人心疼,要看别人脸色,变成讨好的样子,任人摆布,失去童年的快乐……但这其实是对懂事的误解。

比如,误认为听话就是懂事。实际上,听话是听话,并不属于懂事。所以,准确地说应该是“太听话的孩子,任人摆布,失去自我,令人心疼。”

有人误认为懂事就是要学会讨好,还有的人误认为是委屈求全……那样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人脸色,揣摩大人的喜好,讨得他们的认可。显得乖巧听话,不哭不闹,变得谨慎,太过于顺从,压抑了童真。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“乖”,但他们并不是真懂事。

那些让人看起来“老气横秋”像小大人一样令人心疼的孩子们,其实都是太过于“听话”、“讨好”或“委曲求全”的,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懂事,那么懂事到底指的是什么?

什么是真正的“懂事”?

古人形容有智慧的人要“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”,其中“知人事”就是能掌握人与人相处的那些事,就是“懂事”。比如怎么认识自己,怎么与他人相处,遵守哪些规则,怎么处理冲突和矛盾等等。

让孩子们学会懂事,就是让他打心眼里理解这些复杂的东西,且可以很好地参与其中。

换句话说,懂事的程度即反映了一个人的心智化发展水平。心智化水平越高,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情商越高,也就显得懂事。

孩子的心理是和身体同步长大的,内外一致为最佳。日渐壮硕的身体匹配上日渐成熟的心理,未来才能够更让孩子们自然且顺利地步入成人的社会生活。反之,两者不匹配,就是成人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小孩。

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懂事KPI指标。就像到了会走路的年纪就要走路一样,不同的年纪就要懂不同事了。

例如:见人要打招呼,离开要说再见,这是让1岁孩子懂的事;不抢玩具、不动手打人,是两岁孩子要懂的事;不随地大小便、用敬语不说脏话,学会分享与合作是3岁孩子要懂的事……童言无忌,可以用来形容三岁的幼童,但当我们面对6、7岁的孩子时,就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,告诉他们哪些话不能随便说,别人听见了会产生什么感受?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更合适等等。

懂事的过程,也就是心智发育的过程。每一个人都是从不了解自己到认识自己,从自我中心到能换位思考,从只关注自己到能顾全大局……只有分阶段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懂得人情世故,才能真正让孩子的童年变得完整。

比如开篇小故事里的3岁妹妹囡囡心智水平发展相对于姐姐而言低一些,她没有办法自己处理好与爸爸妈妈分开的难过和焦躁,哭着要找妈妈。

而心智化水平发展较高的7岁姐姐西西,不仅能处理自己的情绪,还能共情他人的感受。姐姐安抚囡囡:“我知道你和爸爸妈妈分开很难过,姐姐也是难过的,姐姐抱抱你好不好?他们不在家的时候,我们想他们就相互抱抱好不好?或者姐姐给你讲故事?”最后还是姐姐让妹妹的情绪平静了下来。

姐妹俩都体现出了适龄的心智发展水平,他们都很“懂事”。

但如果姐姐西西的心智化水平没有那么高,也就是说没那么懂事,那么她的反应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模样:

比如姐姐像3岁妹妹那样无法处理自己的感受,和爸妈分开之后,要么哭闹不止,要么闷闷不乐,难以接受新的环境变化,变得很敏感,脾气变得很大。

或是不能共情他人感受。那么,她会说:“这有什么好哭的?”甚至嘲笑妹妹的哭闹行为等。

再或者,她会以自我为中心去处理事情,对着妹妹大喊:“哭哭哭,吵死了,影响我玩手机啦!闭嘴!”“爷爷,让她自己在家哭,你能带我出去玩吗?”“凭什么我要给她讲故事,又不是我把她弄哭的。”

培养出真正懂事的孩子

懂事,是对孩子全方面心智化的要求。

有的家长们未必喜欢懂事的孩子,他们喜欢“乖孩子”。但如果只是在某一些功能上对孩子提出要求的话,要么显得“老气横秋”令人心疼,要么变成“熊孩子”令人懊恼。

心智的成长伴随着孩子的自主意识,自我边界的建立。成长过程中的孩子,显得很“倔强”和“叛逆”。他们有想法,想挑战,想探索,即使那些未必是“对的”和“合适的”,也要去试试。

要知道,孩子的“懂事”是在摩擦中练就出来的,人际交往中的“犯错”就是孕育“懂事”之地。

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“乖”,“听话服从”,那就违背了他们内在成长的方向,而让孩子的心智停滞在了只能服从的年纪,让心智发育止步于孩童时期。

就像被大家称为“妈宝男/女”的成年人们,心智化能力低,处理事情显得十分幼稚和莽撞。本该在7岁懂得人事,37岁都未必知晓,只会令其吃更多的亏,遭更多的罪。

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懂事时,方式方法不恰当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心智化水平高低。据研究证明,家长心智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智化水平。换句话说就是,家长不懂事,孩子也懂不了事。不懂事的家长培养出唯我独尊的熊孩子,这样的组合为数不少。

那么,如何让家长和孩子的心智化水平都得到提升呢?

家长们除了关心孩子们在学校学知识以外,回家就要多关注他们的心智发育,教会孩子们懂事很重要。建议从日常对话开始调整练习:

*过去的你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感受,会做出相反的反应,比如孩子很难过的时候,你开心的嘲讽,孩子开心的时候,你很生气。现在不妨试着回应孩子相同的情感反应,让孩子感受到被共情和被支持,以此增强他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和接纳。

*过去的你遇到孩子哭时说:“就知道哭,哭有什么用?”现在不妨试着问:“你因为什么而流泪?”让孩子能在家长的引导下识别心理感受。同理,过去你指责孩子:“你怎么总是……”现在不妨试着问:“你是怎么考虑的?”

*过去的你只解释:“我刚才生气是因为你太淘气了。”现在不妨事后问孩子:“你能猜猜我刚才生气的原因吗?”同理,当孩子讲述一段和朋友之间的矛盾时,你也可以这样发问:“她为什么会生气呢?”“他们之间怎么了?”“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做呢?”以此让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学会共情他人,换位思考。

其实,“懂事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逐渐学会去自我中心化,避免以自我为中心,拓展他们的注意力到他人及关系中。理解自己的感受,学会共情他人,懂得换位思考,懂得处理自己感受和别人要求之间的冲突。

这样懂事的人内心冲突少,处理矛盾能力强,受人爱戴,又怎会是一件坏事呢?


周口心晴心理咨询中心

实现心理健康,收获幸福时光.心晴心理,帮你心晴每一天!

13283941001

地址: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工农路交叉口吉祥小区四楼(康复研究所楼上)

扫码联系我们

扫码联系我们